第59章 怎么封赏_从大唐开始行走诸天
笔趣阁 > 从大唐开始行走诸天 > 第59章 怎么封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怎么封赏

  第59章怎么封赏

  张阿难从李怀安的府上将一口装满土的大水缸押运进皇宫,一路上完全按照李怀安的说辞在做,小心翼翼,看护着马车上水缸的安全。

  哪怕只是从兴化坊回皇城,路线在长安城内,兴化坊到皇城不过间隔了两个坊。

  直到进了太极宫的范围,将水缸放在了太极宫的大殿内。

  张阿难才算放下心来。

  不过。

  这水缸在呈现给李世民前,还是需要进行一道检查的。

  太极宫的大殿内。

  几个太监围着水缸来回的转悠,对水缸检查的非常仔细,不停地晃动一下水缸,看看水缸里面有没有机关,通过晃动能不能触发机关,用银针之类的测毒工具检测水缸有没有毒。

  要不是张阿难这个圣人身边的大监吩咐过水缸不能砸烂,水缸里的泥土也不能挖出来,这些太监怕是会将整个水缸倒过来才会罢休。

  为了以免水缸有哪怕一丝的危险伤及到圣人的安危。

  这几个太监不仅测了水缸里有没有机关和毒,几个太监还分出人来舔了水缸的边沿,尝了水缸里的泥土,有一个太监更是拿了一截枯萎衰败的土豆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并且把叶子咽进肚子里,过程非常的决绝。

  “这是你从李怀安府上运过来的东西.就这么一个装满土的水缸?”

  李世民看着围在水缸周围检查的几个太监,心生疑惑的看着张阿难,去一趟李怀安的府上传话,就带回来这么一个玩意儿,这玩意儿能够跟他换嫡长公主?

  他这个皇帝是缺水缸,还是皇宫里的水缸不够用了?

  非要他李怀安府上的水缸不可?

  “圣人,那个李郎君就是这么说的,说这个水缸里的东西,在大唐也是从未有过,独一份的东西,足可以当做跟圣人换来娶长公主了。”

  张阿难指着大殿内的水缸,想到怀里还有一封密信,连忙从怀中取出密信,呈给李世民。

  “圣人,这里还有一封李郎君的火漆密信,说是圣人如果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将密信打开,看完密信就一切都明白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张阿难手上那封李怀安的密信,表面的痕迹很明显是已经被验过安全性了,于是伸手把密信拿了过来。

  “你也是跟在朕身边的老人了,随朕南征北战,上阵杀敌的功臣,以后这种查验的事情,就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你就不要亲自做了。”

  “奴婢这不是怕下面的人不仔细吗。”

  张阿难笑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李世民的关心。

  “伱啊.”

  李世民也没多说什么,因为他也明白,对张阿难这个老奴说再多也没用,以后该亲自这么做,还是会亲自这么做,这也是主仆之间的信任关系所在。

  将手中火漆密信上的火漆去掉,将里面的密信取出来。

  等看完。

  李世民眼光灼灼的盯着大殿内被太监们检查的水缸,拿着手中的密信,快步来到水缸的近前,想要亲自来查看水缸。

  “圣人,这水缸已经检查完毕了,奴婢暂时确定没有危险,但是奴婢等还是恳请圣人让奴婢来代劳圣人打开这水缸。”

  负责检查水缸安全的领头太监看到圣人走过来了,连忙紧张的上前回禀。

  李世民确定的看了一下手中的密信,看看水缸。

  “去找个锤子来,直接将这个水缸砸烂,把里面的东西完好无损的取出来。”

  “是。”

  领头太监以为圣人听进去了刚才的谏言,精神放松了不少,立马吩咐手下的太监去取一个锤子来太极宫。

  “哐当。”

  一锤子。

  整个水缸裂开。

  三个太监上手将裂开的水缸扒开,露出里面还算完整的水缸形态的土堆。

  “慢慢把土扒开,不要伤了里面的东西,记得,最好不要有任何的断裂。”

  李世民看到水缸里的土堆,连忙吩咐太监们小心一些,不要伤了里面的土豆,太监们不知道土堆里面是什么,他这个皇帝可是懂土堆里的土豆对大唐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大唐的百姓。

  太监们听到圣人的旨意,吓得连忙放缓手中的动作,万分小心的开始用手一点一点的扒着土堆。

  直到

  两株土豆完好无损的呈现在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上前围着还托在土堆上的两株土豆观看着,每一株下面都有一串的土豆,每一串都有七八个之多。

  每一个土豆的大小。

  李世民用手握拳比较了一下,最小的也有他半个拳头大小了。

  比较完。

  李世民看了看手中李怀安信里画的土豆的样子,还有关于土豆产量的介绍,立刻关心起这两株土豆的分量来。

  “去取一个称过来。”

  “是,奴婢这就去。”

  在一旁的张阿难此时也意识到了这两株土豆的不平凡,这明显是一种新的食物,在大唐还没有出现过的食物,赶忙让人去将天秤取过来,给这两株新的食物称量一下斤两。

  “称量好了?”

  李世民目光放在天秤之上,对张阿难问道。

  “回圣人,第一株共有果九枚,第一枚果重四两三钱,第二枚果重五两一钱.第一株九枚果总重四斤二两三钱。”

  “第二株共有果十一枚.共重五斤十一两半。”

  张阿难站在天秤前,欣喜的说出两株土豆分别的重量,也终于明白了这土豆对大唐的分量。

  这让他刚报完两株土豆的重量后,就满脸高兴的跪在了地上。

  “恭喜圣人,得此祥瑞,天佑大唐。”

  “恭喜圣人,得此祥瑞,天佑大唐。”

  大殿内的太监也跟着跪在地上,向李世民送上了贺喜。

  “哈哈哈”

  李世民心中也是开心不已,手里有了土豆这个食物,大唐将不再有饥饿,那他的功绩将远超秦汉,成为千古一帝。

  历史上,也将不再追究他在‘玄武门’犯下的过错。

  李世民在太极宫内踱步,幻想着后世之名,盛世大唐将在他手里缔造出来,万民将不再饥饿,拥有新的饱腹的食物。

  天下万民将铭记他这个大唐皇帝。

  历史

  想了这么多的美事。

  李世民越发觉得土豆这个名字分外别扭。

  “这么好的东西,非要叫什么土豆,叫金豆,银豆,神豆,大唐豆不比土豆好听,非要叫这么难听的土豆。”

  “也罢,这东西只要能生民无数,叫土豆也是祥瑞,土字与朕的大唐也很相配,相得益彰,相得益彰,看来是天助大唐才安排人给朕送来这土豆祥瑞。”

  李世民自我感觉良好了一番,觉得自己就是天命所归,独得老天钟爱,才能够得到这土豆的出现。

  李怀安这么一操作,倒是让李世民对于‘玄武门’之事,在心里少了几分愧疚,多了几分坦然。

  觉得,发动‘玄武门’兵变,他是顺应天意,实乃天意不可违。

  不然,这土豆为什么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他成为大唐皇帝之后的第六年的时间才出现,这一定是他得到了上天的认可。

  上天认为他功大过于罪。

  顿时让李世民感觉脑袋都轻松了很多,以前头疼的毛病,好多了。

  对此。

  李怀安肯定没有想到,刻意而为的一次准备,还让他给李世民扮演了一下老天爷的角色,无形中,帮李世民去除了一些心病。

  “观音婢,朕这里有一个新的吃食要不要尝尝。”

  入夜。

  李世民带着刚刚烤好的两个土豆来到长孙皇后的立政殿。

  “是什么吃食能让二郎如此欣喜,往日宫里有什么新的吃食也不见二郎如此高兴,今天这吃食却能让二郎如此欣喜,到是让臣妾新奇的紧。”

  长孙皇后放下手中的女红,站起身来,来到脸上溢不住笑容的李世民身边,打眼望向被李世民亲自拎着的食盒上。

  李世民将食盒放在桌子上,打开食盒,一边将里面两个烤好的土豆拿出来,一边神秘道。

  “这可是大唐还没有出现过的一种吃食,是大唐的祥瑞,在大唐也就朕和观音婢有福分第一次享受到这种吃食。”

  说完。

  李世民想到了这土豆的来历,脸色一僵,连忙改口。

  “嗯就算不是大唐第一次,也是唯二吃到的人。”

  “这样啊,那臣妾可要好好尝一尝。”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拿出来的两个土豆,焦黄的外皮,看上去很丑,却没有半点嫌弃,伸手接过一个烤土豆,拿在手里,左右看了看。

  “二郎这吃食叫什么,怎么吃?”

  李世民连忙示范道:“这东西叫土豆,名字与大唐的土德相得益彰,这是其中的一种吃法,烤着吃,观音婢直接把外皮剥开吃里面就好了。”

  这两个烤土豆,并不是在火炭里烤的,而是隔活烤制出来的。

  李怀安在信里提供了两种烤土豆的办法,一个就是最简单的扔进火炭里进行烤制,一个就是隔火烤制。

  宫里的御厨肯定不敢按照第一个办法来烤制,让皇帝吃的时候,搞一嘴的黑,所以就选择了第二个烤制的办法。

  不过,就算是负责烤制土豆的御厨不知道土豆是个什么吃食,但还是根据多年的经验特意在土豆的外面刷了一层油脂来增加烤制的味道。

  导致李世民的两个土豆看上去,分外焦黄,香气四溢。

  长孙皇后点头,明白了吃烤土豆的方法,便不再等待,用手将烤土豆的外皮剥去,尝了一口土豆。

  “嗯,二郎,这确实是一种好吃食,吃起来很是绵软,要是有一些青盐,味道应该会更好。”

  李世民眼前一亮,看向食盒,就看到食盒里确实摆放着有一碟青盐,想来应该是御厨特意放进来的,当做佐料所用。

  “观音婢,有青盐。”

  长孙皇后没有去管青盐的事情,而是看着手里咬了一口的土豆,对李世民询问道:“二郎,莫管青盐的事情。”

  “想来二郎不会因为一个吃食这般大动干戈,特意亲自来立政殿与臣妾分享,臣妾没有猜错的话,这土豆其中必有不同之处。”

  李世民一阵欣喜,知夫莫如妻。

  “观音婢说对了,朕身为大唐的皇帝,再怎么说也是富有四海,断然不会因为一个吃食如此这般。”

  “实在是这土豆对大唐来说太过重要了,值得朕如此对待。”

  说着。

  李世民将李怀安的那一封密信拿了出来,递给长孙皇后。

  “这上面写的内容,就是朕会如此的原因。”

  长孙皇后闻言,接过密信。

  直到看完。

  长孙皇后才面露惊喜道:“二郎,这信上写的是真的,这世上真的能有一亩地产五六千斤的粮食,这土豆真的是易菜易粮,还有这么多种吃法,这上面还写了一种土豆粉好几样的做法。”

  “有一种土豆粉做出来,可以储存很多年都不会坏。”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想来,按照这上面写的,大概率是的,就算是有一些夸张成分在里面,这土豆在大唐能有三四千斤,两三千斤的收成,那也是极其难得的一种粮食了,比之五谷还要多上几倍,大唐的百姓一年只要种上一亩地的土豆,至少一家的口粮就解决了。”

  “到时候,大唐就再也不用担心灾荒,百姓也有了果腹的口粮。”

  长孙皇后站起身来,万福道:“臣妾为圣人贺,为大唐贺,为百姓贺,臣妾恭喜二郎得此良种,得此进献祥瑞之人。”

  李世民听到观音婢的庆贺,本还高兴,听到最后却头疼起来。

  “观音婢,朕现在就是很头疼这个进献土豆祥瑞的人该什么赏赐的事情。”

  “二郎,这土豆不会是那个叫李怀安的人拿出来的吧。”

  “对就是这个这个叫李怀安的拿出来的土豆。”

  只需要一个表情。

  长孙皇后就知道了李世民为何在苦恼。

  “这样的话,二郎给他封爵不就好了。”

  李世民摇摇头,道明其中缘由。

  “问题,这个李怀安之所以会将土豆拿出来给朕,是因为他要跟朕换一样东西,而不是跟朕要爵位。”

  “只是要爵位的话,朕也不至于如此苦恼了,为大唐进献土豆这种祥瑞,不说侯爵,国公朕都是可以给的。”

  “但是,这家伙的脾性,可能并不会要,不然刚来长安城的时候,就会将土豆拿出来了,也不会把土豆捂到现在才拿出来。”

  长孙皇后不解的问道:“这个人不要爵位,那要跟二郎换什么,就算如此,以这土豆的功绩,二郎赏赐这人什么都不为过的,二郎可以答应他,也可以给天下人做个先例,标榜于天下人。”

  在长孙皇后认为,这个进献土豆的功绩,只要不是皇位,只要大唐有的,尽皆都可以作为赏赐。

  “这”

  李世民幽幽的说道:“这家伙要拿土豆跟朕换嫡长公主。”

  大唐的皇帝和皇后就像两个普通人一样,坐在一起,沾着青盐,吃着手中的烤土豆。

  就像是在吃人间至味,每一口都在细细品味,像是品味大唐百姓未来的生活一样,也对大唐百姓的未来多了更多的期望。

  同时帝后二人也在商议着李怀安的事情,是否要答应李怀安的要求,将大唐的嫡长公主下嫁

  这毕竟关乎到自家女儿的幸福问题。

  一时帝后二人难以抉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rr.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rr.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