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攻心为上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笔趣阁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403章 攻心为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3章 攻心为上

  双方的前锋战船开始靠近。

  “大将军,吴军有十艘战船向我军靠近。”吕据从最上面一层下来,指着前方,“那便是楼船,可乘三千人。”

  李衡却并未拿吴国水师当一回事,他真正重视的反而是建业的步兵。

  孙权在建业,不像武昌的统帅刚到岗数日,建业无论是兵力,还是军心,都远超过武昌。

  破城的时候,孙权真要铁下心来打巷战,建业是能打的。

  不到必要时刻,李衡不想让建业化作废墟。

  毕竟不是这一仗打完了,以后就没战事了。

  “孙卿稍安勿躁,这里没有李济安的细作……”

  “议和吗?”吕据大吃一惊,怎么打到这里来了,还想着议和啊!

  “不能议和啊,大将军,我们此次出战,攻克武昌,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若议和,魏军反应过来,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陛下!顾谭他狡辩!他就是李济安的细作!陛下……”

  战略纵深大意味着失败可以是临时的,资源多,可操作空间足,只要操作得当,可以反攻。

  于是军事上的双重矛盾,演变成了朝堂上的政治矛盾。

  “李济安他糊涂,咱们不能糊涂。”顾谭继续说道,“两军交战容易,停战难,一旦打起来,非死即伤,最后便宜的还是曹魏。”

  “建业的步兵有多少?”李衡问道。

  吕据立刻反应了过来,顿时醍醐灌顶。

  孙权立刻召集了所有大臣。

  “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李衡笑道,“不得对使者无礼。”

  “武昌城破的消息,应该在这两日便能到建业,当吴主和他的臣子们得知武昌城破后,必然会受到打击,我们再抛出议和的条件。”

  当年,他跟随诸葛恪一起平定过山越。

  李衡问杜预:“元凯以为这一仗怎么打?”

  一边哭,还一边用拳头捶打地面。

  顾承上船后,才得知汉大将军亲自前来,他被带到李衡面前。

  “陛下!陛下!如今敌人兵临京师,我们不想着如何与敌人死战,却在这里商讨议和赔款,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我们应该立刻召集我们的将士,与敌人血战到底!”

  是孙权的使者过来了,是侍中顾承。

  “在下奉我主之命前来询问,汉吴并无交恶,大将军因何兴无名之兵呢?”

  “卿此话何意?”

  杜预道:“并非真的议和,议和是让孙权和他的臣子们在绝望中再看到希望,挑拨他们内部的争议,只要我们给议和提一个他们完成不了的条件,等时间一到,再动手,他们内部就会形成更激烈的缠斗。从内部进一步削弱他们。”

  顾谭一改谦谦君子的姿态,大怒道:“孙弘匹夫!我忍你很久了!你休要血口喷人!”

  “陛下,臣之意并非真的与李济安求和,而是故意拖延……”

  “那以卿之见,该如何是好?”

  孙权一听这话,立刻觉得有道理。

  “此事为真,乃是诸葛元逊和吕世议亲口所言。”

  “陛下,敌人打到了家门口,哪有求和之理!这传出去,我大吴岂不是要被人耻笑?”孙弘义愤填膺,“陛下!这朝堂上有李济安的细作啊!”

  “并非兴无名之兵,我听说吴主正在密谋夺取江陵,并多次派人到南郡潜伏,还抓捕了南郡百姓、商贾。”

  然后,建业城内的大臣们却并不克制。

  孙权话音未落,孙弘却跪在了地上,然后大哭起来。

  顾承甩袖而去。

  两军开始在长江上对峙,做试探性交锋,但都还是很克制的。

  从几个关键因素上,你完全可以把目前东吴的局势往靖康年间套。

  “知道。”

  仗还能这么打?

  “大将军难道不知道我建业尚有精锐二十万吗?”

  不同的是,北宋战略纵深比东吴大。

  他不由得对杜预另眼相看,此人如此年轻,便懂得攻心为上。

  大敌当前是主战还是主和,这是大宋和大明最经典的场面。

  恰好,派系斗争是日常操作。

  这就是东吴即便没啥纵深,东吴也诞生了一派主和派的原因。

  杜预道:“先不要动手,威慑敌人。”

  顾谭正要说话,孙弘却又嘶声道:“陛下!顾谭他是李济安的细作!陛下!若不杀此獠,后果不堪设想!”

  “好你个顾谭!”孙弘立刻跳了出来,“看你长得浓眉大眼,没想到你也是私通蜀贼的细作!”

  顾承也是前丞相顾雍之孙,太常顾谭的弟弟。

  顾承一听这语气,心中想着看来李济安还是不会把事情做绝的。

  为什么历史上重复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自己在军事上的确还有货,但敌人又打到了门口,而且打得非常猛。

  于是这个政治矛盾就被派系斗争借来用了。

  “在下顾承,见过汉大将军。”

  这一刻,孙弘似大义的化身,身上仿佛散发出耀眼的圣光。

  “若孙权要全力集结,步兵有五万,城内有两万,城外兵营有三万。装备不可谓不精良!”

  “知道还敢来?”顾承道,“大将军现在退兵还来得及,莫要到时候建业没有登陆,被武昌兵马顺江而下断了后路。”

  当然,吴大帝比赵鸡强一点,东吴的精锐尚在京师附近,北边还有一個魏国。

  周围的汉军将领纷纷拔刀。

  他一边捶打地面,一边痛哭流涕。

  “何事?”

  双方的前锋战船最后相隔一百多米,没有再继续往前。

  “陛下……”

  在顾承回去汇报后,主和的声音快速在朝堂上流传开。

  “如何威慑敌人?”

  说话的是太常顾谭。

  顾谭道:“可以送一些钱财,送一些美人,再承诺一些条件,让李济安退兵便是了。”

  “你回去跟吴主说,就说我提兵前来问罪。”

  他又想起了昨日李衡所说的上兵伐谋。

  “此事不实。”

  不多时,一个小船向这边划来。

  接下来对魏国东南的钳制,都必须依靠建业。

  “陛下,臣以为现在没有必要跟蜀军硬拼。”

  便在朝堂争论不休之时,外面忽然传来了急报。

  “大事不好!武昌告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rr.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rr.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