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豫章之变_三国:克复中原
笔趣阁 > 三国:克复中原 > 第二十二章 豫章之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二章 豫章之变

  对于三弟的心血来潮,诸葛巡只是笑笑,默默点头,没有说破。

  毕竟,哪个少年不……

  他相信以三弟的聪明才智,学什么都会出类拔萃。

  冬至日过后的一个月,是一年中最祥和最喜庆的日子,只不过,这种喜庆只对某些尚能岁月静好的地方而言。

  河东郡安邑县。

  连年的战乱使得原本的司隶粮仓变得荒芜一片,人烟稀薄,加上今年加剧的旱情和蝗灾,河东郡几乎成了一片赤土。

  刘协自渡过大河,进入安邑,原以为脱离了魔爪,却没曾想会面临饿死的境地。

  百官、宫眷、奴仆连带乘舆器械,过冬服被,尽数丢在了大河以南,被李傕郭氾所掌控。

  如今住的,是没有门窗的土坯房,睡、吃、议事全在一处,户外是棘篱制成的临时“城墙”,每当大臣议事,士兵们便趴在篱上视听,相互哄笑嘲弄,皇家威严荡然无存。

  董承一脸疲惫,双目赤红地守着门檐,没有了李傕郭氾,外面那些兵士,反倒成了他最不放心的隐患。

  因为刘协抛弃他们渡河一事,双方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幸存的兵士之所以还跟着,仅仅是为一口吃的而已。

  几名官员从外面进来,兵士横七竖八地躺在道上,丝毫没有让路的意思,官员们便只好蹑手蹑脚进行,生怕踩中兵士,若有不小心的、或者倒霉的招惹了兵士,便会遭受毒打,没有人会说情。

  直到一名带甲武士走来。

  有人横腿当前,他便一脚碾上,几乎碾碎了骨头;有人撅着屁股,他便以军靴猛踹数角,直接踹飞;有人四仰八叉地躺着睡觉,一柄大斧压上他的胸口,令其渐渐呼吸困难,惊醒过来看到来人,顿时尿了裤子。

  慵懒的兵士收敛不少,纷纷腾出过道,面露惊惧地看着来者。

  “徐校尉饶命,徐校尉饶命!”吓尿的兵士连连求饶。

  徐晃随意收回大斧,朝身后拱手,“将军,请!”

  杨奉虽面色清瘦,但双目依旧锐利有神,大剌剌地朝着天子“宫殿”走去。

  董承见杨奉到来,连忙迎了上来。

  “季叔,有何消息?”

  杨奉卸下头盔,舒了口气。

  “李傕已经同意归还扣留的官员,宫眷,以及乘舆,河内太守张杨正带着粮草前来护驾,还有一消息,是关于杨定将军的。”

  “杨定将军如何了?”

  刘协急迫地问,相比李傕郭氾,刘协在杨定军中的日子,还是算好过的。

  “杨定将军被李傕郭氾张济三人围攻,兵败逃往荆州,于南阳被荆州牧刘表诱杀。”

  “唉,朕的安西将军!”

  杨奉从怀中取出一把枣子,上前默默塞给刘协,附耳轻道:“陛下收好,待无人时再用。”

  刘协心中苦涩,自己堂堂天子,吃几个枣子,却要回避。

  杨奉又道:“近来军中人心惶惶,粮尽之日,便是哗变之时,陛下可酌情封赏些虚衔,以安军心。”

  董承附议:“杨将军所言极是!”

  刘协连声答应。

  ……

  冬至日过后的第三個戌日,便是腊日,这是一年中最后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根据传统,前五日杀猪,前三日杀羊,前两日大扫除,斋戒沐浴,准备桃符。

  “三弟来看,叔父来信了。”诸葛巡快步进入书房,将沉浸在构造图中的诸葛亮惊醒。

  诸葛亮连忙起身,与兄长一起阅览,两人读到一半,面色双双凝重了起来。

  “兄长,豫章局势剧变,叔父恐有性命之忧。”诸葛亮急道。

  信中说道:诸葛玄在与朱皓的对峙中本处于绝对优势,但朱皓请求刘繇出兵,而刘繇派了笮融前去,笮融实力强大又心狠手辣,先败诸葛玄,后杀朱皓,占了南昌,自封豫章太守,诸葛玄退守西城。

  “兄长,这信是何时送来的?”诸葛亮问,“若是兜兜转转才到兄长手中时,也不知过了多少时日,叔父和二兄的状况,恐怕万分紧急。”

  “三弟莫急,信是使君派人送来的,应该是与军报一起送回来的,当务之急,是请使君出兵驰援。”

  “对,该向使君陈述利害,早早出兵……不对!”诸葛亮话锋一滞,猛一拍手,“使君尚未收复长沙郡,兵马断难驰援,甚至叔父退路也……”

  这下诸葛巡也开始担忧了,虽说他本身对诸葛玄没有多少接触,但血缘与姓氏这种东西,就是这么奇怪。

  诸葛巡内心就是担心,就是有一种希望诸葛玄平安无事的强烈渴望。

  然而他能做的,仅仅是祈祷而已。

  “兄长,我们即刻去见使君!”

  诸葛巡一听,二话不说去准备马匹,这种时候,三弟比自己更能拿主意。

  不一会,两人策马奔向州牧府。

  荆州牧府。

  议事堂上,许久未有这般热闹了,门下主簿,将军府军师,州牧府别驾、治中等从事,以及各营将军,悉数到场。

  豫章变故已经通报,在座之人都清楚刘表对豫章的重视,但眼下的豫章,除了江夏水路,别无他途。

  众人皆知事不可为,所以干脆一言不发。

  刘表眉梢耸起,“尔等倒是说话,难道要吾弃胤谊不顾吗?”

  “主公,除了令黄祖顺江而下接应,别无他法啊。”蔡瑁道。

  这肯定不是个好主意,蔡瑁清楚刘表不会实行。

  一名佐吏快步跑到刘表身侧,嘀咕了几句。

  刘表视线扫过众人,面无表情道:“胤谊从子诸葛巡来了,尔等且说吾该如何交代,哼!”

  诸葛巡与诸葛亮被带到议事堂,两兄弟第一次在这种场合抛头露面。

  堂上气氛颇为冷肃,不少人直接低着头装空气,诸葛兄弟默默上前,给刘表行礼。

  刘表连忙起身,拖着厚重的袍子上来将两兄弟扶起,面露难过之色。

  “收到胤谊军报,表百感交集,即刻召集幕僚议事。”

  刘表的态度,可以说是给足了,可这对救叔父而言,无济于事。

  诸葛亮率先开口:“使君可有对策营救叔父?”

  刘表脸上的难过变成了难堪。

  老实回答:“暂未想到。”

  诸葛亮目光扫过悠悠众人,在座之人在荆襄无一不是位高权重,但此刻他们却不敢与诸葛亮那双锐利的眸子对视,哪怕他只是一少年。

  诸葛亮面向刘表,正欲开口,却被诸葛巡一把拉住,他转而给刘表拱手行礼,请示问:“使君,可否借一步说话。”

  不止刘表,带满堂官吏都惊诧地盯着诸葛巡,什么话他们还不配听?

  此子此举,无异于狠狠地藐视了众人。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rr.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rr.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